金融学院校庆征文获奖作品选读——我与安财的青春之约

时间:2009-04-29浏览:369

我与安财的青春之约

张长全

不知何时起,安财已是我生命中的烙印。回望来时路,感慨渐多渐深。谨借此建校五十年之际略微理理心绪。

一、安财印象渐变显深情

与安财相伴已十五度寒暑,感觉时间的流逝并非是匀速的,对安财的印象中渐渐加入了自我的反省。

回想当年确定毕业分配意向后,同室好友们外出时偶开玩笑曰大学老师走前面。那时的安财,只是我心中向往而又模糊的远方之地。听周围很多人都说自己当初曾填报安徽财贸学院的志愿却因分数不够无法被录取。转眼到了各领派遣证奔赴工作岗位的时候了,我不知如何为同学送别就匆匆地第一批离校,踏上了来安财之路。记得我到安财时已经是上午下了班。当时在行政楼西头楼梯上还坐了很久,直到饥饿感驱使我找到位于现在邮电楼位置的小吃群。下午上班时,同一批从学校赶来的几位同学也都到了,于是同去人事处。人事科科长年轻干练,效率之高令人印象深刻。

最初的几年安财生活是简单而快活的。其间有球场上不倦的奔跑之乐,有端着碗硬充别人菜肴评委之嬉,也间或有未到月末已拮据之窘。及至回味生活翻看毕业留言时,才发现同室好友四年前写的是“……财院乃藏龙伏虎之所,此去必怀居安思危之志。

参与学生管理,在安财求学,走上安财的讲台,时间过得缓慢而生活似乎更充实起来。督促同学要抓紧时间学习的时候,也常常想一个问题:他们从大一入学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到大四带着安财制造的标签去往人生的下一站时我自己该是什么情况了呢。当送走一届毕业生时,留守的感觉油然而生。曾与毕业将离校的同学交谈,表示不奢望分享其成功的快乐,但可以作为他日失意时寻求慰藉之源。无形中,我所置身的安财校园成了安财学子毕业后共同的精神家园。

二、角色定格之后有忧思

第二次担当班主任时,我想得比以前多了,而此时的同学也更复杂了。不变的主题仍是督促同学惜时读书,以图学有所成。此间印象呈现多元的特征。有时听说安财录取极高分的同学进来,有时听说扩招后的同学有很多方面值得期许。有时又听说安财制造含金量依旧高,但也有人说找工作已经今非昔比。此间有一例尚有印象。一位同学读金融学专业至大二,想退学。与之长谈,我坚持认为从安财退学是会后悔的,更何况是从安财的金融学专业退学。我约请资深的前辈老师给同学们讲安财的校友是如何在各界奋斗的。后来这位同学在安财完成学业,听说还成为评估时优秀校友序列的人物,在展板上亮过相。

寒暑假时的校园,冷清些却也能加深留守的感觉。罕见的大雪铺天盖地,校园里人迹稀少,一片银白。踏雪拾趣,兼作义务巡视校园。偶然间被墙上一方小告示吸引了注意力。要是在平时,几乎不可能会注意到浅黄的墙壁上这块不显眼的纸片。越雪趋近细看,不禁有所触动。现在记不清详细内容,但还能依稀记得是寻人帮助完成考核之事。后来常思一事:授业与求学之序究竟为何?

三、青春约定未来是守望

以二十出头参加工作来论岁月,往前再推一次十五载,恐怕是少年懵懂刚启蒙之时。其后的寒窗十余载有为来安财铺垫之意。而今已是安财老面孔居民,走路的姿态与饭量和身形都已与不知愁滋味时判若两人。不变的是对安财的情怀,对安财古往今来的关注。曾与原陕财毕业的人交流,他们总觉得学校的存续是学子们难言难弃的情怀。人之年轮又涨,或将深沉,抑或是更加睿智。曾欣赏友人寄来分享的关于四十岁老鹰的故事,也曾冥思从头再来的咏叹。母校的未来充满希冀,也满载着守望者的责任与汗水。

返回 原图
/

Baidu
map